财税资讯和常见问题
Tax information and FAQs
Tax information and FAQs
在之前的《个人所得相关基本概念》我们已经提及过了专项扣除的范围。但具体的扣除条件方式,我们都没提及,因为每个家庭的情况都有所不同,自然每个人能扣除的金额,夫妻双方扣除额的分配都会不同,我们自己对家庭的了解肯定比公司对你的了解更多更细致,如果你想自己对家庭扣除有一个好的规划,可以通过这篇文章针对一般情况的的梳理来了解如何可以各项扣除的具体规定。
扣除条件:1、父母只需要一方满60周岁即可。2、父母去世,有年满60周岁的祖父母、外祖父母需要赡养。
扣除金额:独生子女按2000/月扣除,非独生子女按子女人数分摊(不一定平均,但没人分摊额不超过1000/月)。子女间约定分摊或父母指定分摊需要有有书面协议备查。在结束赡养义务的当年年底结束扣除。
是否可以在夫妻之间分摊:否,只能在子女之间分摊
扣除条件:年满3周岁接受全日制学历教育(从幼儿园到博士,大学期间参军保留学籍,都可以)的子女。
扣除金额:1000/每个子女/每月
是否可以在夫妻之间分摊:是,可以平均分摊,各自扣除50%,也可以单独一个人扣除100%。对不同的子女可以采用不同的分配方案。一旦选择一个年度不得更改。
扣除条件:在一个纳税年度内,纳税人(或其未成年子女)发生的与基本医保相关的医药费用支出,扣除医保报销后个人负担(指医保目录范围内的自付部分)。该扣除只能在汇算清缴时扣除。纳税人日常看病时,应当留存医药服务收费及医保报销相关票据原件(或者复印件)等资料备查
扣除金额:累计超过15000元不超过95000元的部分(即最多扣除8万元)。如果两人同时有大病医疗支出,可以各自享受扣除限额,总的扣除限额也就是16万元。但只能各自扣除,不能由一个人扣除。
是否可以在夫妻之间分配:是,但只能选择一方100%扣除。双方同时发生,只能各自扣除各自的。
扣除条件:家庭首套住房贷款利息,且一生只能扣除一项贷款(第二套房,按首套房贷款利息贷款的,第一套房贷款没有享受过扣除过也可以扣除,认贷不认房),如果贷款剩余时间不多可以选择先不扣除,等这笔贷款还完,下次贷款买房任然按首套房利息算时,再扣除。
纳税人应当留存住房贷款合同、贷款还款支出凭证备查。不得与租房房租费同时扣除。
扣除金额:1000/月,在实际发生贷款的期间予以扣除,不等超过240个月。
是否可以在夫妻之间分配:否,例外情况:婚前双方都有首套住房的,可以选择其中一套的贷款各自扣除50%,也可以一方扣除100%。一旦选择,一个年度内不得变更。
扣除条件:在工作城市家庭或个人名下没有自有住房而发生的租房支出。纳税人应当留存住房租赁合同、协议等有关资料备查。
扣除金额:
直辖市、省会(首府)城市、计划单列市以及国务院确定的其他城市:1500/月
市辖区户籍人口超过100万的城市:1100/月
市辖区户籍人口不超过100万的城市:800/月
在租房合同期内扣除
是否可以在夫妻之间分配:否,由签订租房合同的一方扣除。夫妻不在同一城市,双方都能扣除上述金额。
注:夫妻双方不再同一城市,不能一方扣贷款另一方扣房租。
扣除条件:中国境内接受学历(学位)继续教育的支出、职业资格继续教育的支出。留存相关证书等资料备查。
扣除金额:学历教育400/月,最多48个月。职业资格3600/年,获取证书当年扣除,只能扣除一个。
本科及以下的学历教育可以选择由父母按子女教育扣除金额扣除。
是否可以在夫妻之间分配:否,只能由本人扣除。
专项扣除按月扣除的项目可以在月预交申报的时候填报,也可以在汇算清缴的时候再填,在汇算清缴交填,可以根据当年夫妻两人的实际工作月份及工资总额进行统筹,可以更方便的选择最优方案,比按月扣除更加灵活。另外填写的《扣除信息表》及相关备查资料都需要在汇算清缴后,留存5年,千万不能申报完后就扔了。
自企业被列入严重违法失信企业名单之日起,只有满5年未再发生相同情形的违法行为,有管辖权的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才能将其移出严重违法失信企业名单。在此期间,...
查看全文
您好!请登录